掌握基礎:技術分析理論的綜合指南

技術分析提供了一個框架,用於決定交易什麼、何時交易,以及在市場中停留多長時間。 它基於一個核心命題:每一個已知的事實—經濟的或其他的—已經在報價中表達出來。因此,僅通過觀察價格和交易量,便可推測出群眾心理的廣泛模式,並根據這些模式形成對未來走勢的預測。
實踐中,任何希望使用技術分析的交易者必須面對三個密切相關的問題:
- 應該跟隨哪個主導趨勢?
- 在該趨勢的哪一階段,大型機構積累或分配資產?
- 哪些價格和時間水平可能會停止或反轉當前的波動?
五個廣為認可的理論指導著對答案的探索。它們在以下進行討論:首先是定義,其次是應用,最後是比較評估。
1. 道氏理論 — 確定主導趨勢
道氏理論提供了廣泛的趨勢框架。查爾斯 H. 道(1851-1902)區分了三種趨勢規模:
- 主要趨勢 持續一到三年。
- 次要趨勢 持續數週或數月。
- 次級趨勢 只持續幾天或幾週。
道氏進一步主張,當兩個相關的市場指標同時上升或下降時,趨勢才是可靠的,並且成交量必須朝著趨勢的方向擴大。
因此,為了決定交易什麼,現代市場參與者首先會根據規模來分類當前的趨勢,然後將自己的頭寸與主要趨勢對齊,就像經濟體系在分配資源之前確定資本和消費品的整體組合一樣。
2. 威科夫方法 — 偵測機構積累與分配
就像經濟體必須選擇如何結合勞動和資本一樣,交易者也必須判斷大型操作員如何定位自己。理查德 D. 威科夫(1873-1934)將這些操作員的隱秘準備標註為積累(秘密購買)或分配(秘密賣出)。
威科夫鼓勵學生將價格柱與成交量柱結合起來:在長期下跌後,成交量增大的寬幅波動暗示強勢資金開始進行積累;而成交量縮小的狹窄反彈則警示著分配的風險。
在當前的電子市場中,這一邏輯同樣適用。交易者通過識別專業活動的價格與成交量信號,避免了零售交易者常犯的錯誤,即追逐那些已經進入最終階段的趨勢。
3. 甘氏理論 — 價格與時間的關聯
第二個基本經濟問題—技術選擇—邀請我們比較節省勞動與節省資本的方法。同樣,W.D. 甘(1878-1955)提出價格和時間在市場機制中形成兩個可互換的“生產要素”。他的實用工具包括:
- 甘氏角度。1×1線(在等比例圖表上呈45度上升)表示平衡;更陡的角度表示加速,更平的角度表示減速。
- 九方格水平。價格位於螺旋的90度、180度或270度位置時,通常會抵抗進一步的上漲或下跌。
- 時間周期。市場經常會在之前範圍的八分之一、四分之一或一半後出現轉折。
儘管這些構造的起源較為深奧,但大多數現代圖表平台會自動繪製這些構造,使得交易者能夠在不需要高級數學的情況下運用甘氏的時間分析。
4. 艾略特波浪理論 — 繪製群體心理
選擇了交易什麼和如何交易後,經濟體仍需決定為誰進行生產。艾略特波浪理論回答了一個類似的問題:目前的反彈或拋售是為了趨勢追隨者還是逆勢投資者?
拉爾夫 N. 艾略特(1871-1948)觀察到市場波動以五波衝擊序列開展,隨後進行三波修正。每一波代表了集體樂觀或悲觀情緒的變化。通過定位當前的波段,交易者可以判斷新進入者是否可能受益,或該波段是否已經只對最早的參與者有利。
波浪交易者使用斐波那契比率(下面會提到)來測量子波,以設定客觀的價格目標和無效點。
5. 斐波那契回撤 — 量化比例
自然的經濟遵循某些數字比例;市場行為亦然。萊昂納多·斐波那契(約1170-約1240-50)的數列生成了38.2%、50% 和 61.8%回撤水平,交易者將這些視為趨勢中的自然檢查點。
例如,在主要上升後,若價格在之前上漲的61.8%處停滯下跌,則視為健康的修正,而不是完全的反轉。通過在任何時間框架中繪製這些百分比,交易者可以標記可能的進場區域、設置保護止損或進行部分獲利的區域。
整合五大理論
就像沒有任何經濟體能通過單一計劃滿足無限的需求,交易者也不能僅依賴於一個理論。一個平衡的分析“生產函數”通常會如下進行:
- 道氏理論 確認主要方向。
- 威科夫方法 驗證機構支持該方向。
- 艾略特波浪 將市場定位於其心理節奏。
- 斐波那契 提供具體的價格檢查點。
- 甘氏理論 為這些檢查點附加大致的時間目標。
通過重疊這些技術,互相矛盾的信號被過濾掉,剩下的綜合視圖提供了寬度和精確性。
算法時代的持久相關性
稀缺性,所有基本經濟問題的根源,永遠不會消失;人類情感也不會消失,它是每個圖表模式背後的驅動力。高頻算法可能會壓縮波動的持續時間,但它們不會消除波動本身。恐懼和貪婪仍然交替發生,機構玩家仍然會在價格上升之前積累,價格下降之前分配。
因此,經典理論仍然保有其實用性。它們幫助交易者:
- 定義風險。 由甘氏或斐波那契技術得出的清晰支持和阻力點幫助設置止損。
- 時間參與。 威科夫和艾略特突出了那些概率有利而非不利的階段。
- 保持紀律。 結構化的方法幫助減少對隨機價格波動的情緒反應。
EC Markets 的實用促進
隨著算法的興起和毫秒級速度的交易,結合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進步,人類情感並未過時。恐懼和不確定性仍然是驅動價格的雙引擎;今天它們只是更快地交替而已。 由於這些情感曾經支持市場,當道、威科夫、甘氏和艾略特制定他們的規則時,那些規則仍然有效;交易者只需要在更短的時間框架中“閱讀”這些模式。
掌握這些理論及其基本原則,為現代交易者和投資者提供了多項優勢:
- 多角度分析。 通過趨勢、交易量、時間和比例的過濾器來查看同一圖表,能發現單一方法錯過的機會。
- 風險控制。 清晰定義的支持、阻力和周期目標直接轉化為止損和止盈訂單。
- 心理紀律。 基於規則的框架幫助減少由波動性引起的衝動交易。
EC Markets 讓理論與執行接軌。EC Markets App 內置預裝的工具和大量有用的材料。無論你是建立第一個交易計劃還是完善現有系統,你都可以找到應用這些永恆原則所需的知識庫和實時功能。
以上文章僅供教育用途,不應解釋為投資建議。金融工具交易具有高度風險,並且可能不適合所有投資者。EC Markets 不保證任何回報或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