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分析:支撐與阻力交易中缺失的一環
交易者經常在圖表上劃出整齊的水平線作為支撐與阻力,但有時這些水平似乎能牢牢守住,有時卻毫無預警地被突破。為什麼會有這種差別?答案通常在於成交量。由高成交量支撐的支撐線,比憑空畫出的支撐線更有可能守住。正如 Investopedia 指出:「在某一價格水平上發生的買賣越多,該支撐或阻力水平就越強」。簡而言之,成交量分析是驗證支撐或阻力線是否具意義的缺失拼圖。
運作原理
圖表上的成交量柱成為了線索。成交量激增的價格水平往往像「磁石區域」:買家或賣家曾在此大量進場,因此價格傾向於在這些水平停頓或反轉。
以支撐為例:如果價格接近已知的支撐位並伴隨成交量的大幅跳升(買家進場),該水平很可能守住——因為它已被真實的需求強化。相反,如果價格在低成交量下跌至支撐位,就沒有真正的買盤興趣,該水平可能失守。同樣的邏輯也適用於阻力:阻力位的高成交量意味著強烈的賣壓(難以突破),而安靜的成交量則暗示突破可能輕易發生。
成交量在突破時同樣關鍵。如果一檔股票或大宗商品在極小的成交量下悄悄突破阻力,往往會回落。真正的突破通常伴隨成交量的激增,表明許多參與者加入了這一走勢。
另一個需要關注的是成交量趨勢。例如,如果某種商品價格不斷創新高,但每一次新高的成交量卻逐漸下降,這種背離可能預示著反轉。市場基本上在說:「沒有足夠的新參與者支持這輪上漲。」
實際案例
想像一下原油圖表:價格跌至每桶 65 美元的長期支撐位。在一次測試中,成交量急劇飆升——一群買家進場,原油反彈。這確認了 65 美元是強支撐(大量合約在此成交)。另一天,原油再次跌至 65 美元,但成交量異常輕;賣方壓倒少數買方,支撐位跌破至 60 美元。毫不意外——沒有成交量,支撐就失守了。
同樣,想像黃金:它接近 3,000 美元阻力位。在某次交易中,它觸及該水平並在溫和成交量下停頓。另一次,相同阻力位被大量交易衝擊(大成交量柱),推動黃金走高。在後一種情況下,沉重的成交量證明突破是真實的。
黃金在 3,000 美元:成交量確認突破

來源:TradingView。所有指數均為美元總回報。過往表現並非未來表現的可靠指標。數據截至 2025 年 8 月 27 日。
交易者提示
- 避免虛假突破:突破時務必檢查成交量。如果價格在低成交量下觸及阻力,不要貿然進場。突破可能會失敗。
- 使用多重時間框架:某一時間框架下的成交量可能隱藏大局。在小時圖上看似薄弱的水平,在日線圖上可能顯示強成交量。檢查週線或月線成交量,以判斷某一支撐或阻力是否真正重要。
- 與其他工具結合:成交量很強大,但最佳效果來自確認。將成交量激增與K線型態或趨勢線結合。例如,在高成交量下的支撐位出現看漲吞沒型態,比沒有成交量支撐更具說服力。
- 關注成交量激增:突然的成交量激增往往標誌著重要時刻(突破或反轉)。留意某一水平的反覆高成交量測試——這表明它意義重大(許多交易者對該價格有「記憶」)。
- 根據成交量調整風險:當成交量高時,趨勢可能更劇烈。當成交量低時,你可能需要收緊止損,甚至觀望——因為市場更缺乏明確性。
結論
在支撐與阻力交易中,僅憑價格可能只是猜測。成交量是確認的線索。某一水平的高成交量意味著「真實資金」支持該價格,使該水平更具分量。低成交量則意味著只是猜測。將成交量作為「缺失的一環」,你能把模糊的線條變成可信賴的水平。始終記住——成交量確認趨勢的強度。最終,將成交量納入分析會讓每條支撐與阻力線更可靠——也讓你的交易更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