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完全取消当前的减产措施,油价可能会在2025年暴跌至每桶40美元。分析人士认为,未来一年油市前景堪忧,尤其是如果OPEC+在供需尚未平衡的情况下增产,可能引发一场市场份额的价格战。
供过于求的威胁
能源分析公司OPIS的全球能源分析主管汤姆·克洛扎(Tom Kloza)指出,2025年油价下跌的风险高于以往任何一年。他认为,如果OPEC+不再协作减产,油价可能会跌至每桶30到40美元的低位。目前,全球基准布伦特原油价格为72美元/桶,而美国WTI原油价格约为68美元/桶。
花旗银行能源策略师弗朗西斯科(Martoccia Francesco)则预测,即使OPEC+选择逐步放宽减产力度,市场的供应过剩也会显著增加,可能从目前的盈余翻倍至每日160万桶。他指出,市场共识是明年将出现“可观”的石油库存增加,这将使油价面临更大压力。
OPEC+减产策略的未来
OPEC+为维持油价已多次延长自愿减产计划。例如,9月时该组织决定将原定于当月结束的每日220万桶减产措施再延长两个月,并计划在12月底前逐步恢复产量。分析人士认为,OPEC+更可能采取渐进式放松减产的策略,而非一次性全部放开,以避免油价快速下跌。
即便如此,由于市场需求复苏缓慢,特别是中国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加之美国、加拿大和巴西等非OPEC产油国计划增产,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仍将持续。
政治因素对油市的影响
特朗普重新当选美国总统也可能对油市施加下行压力。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可能推行“增加钻探”的政策,鼓励美国增产石油,从而进一步压低能源价格。如果他采取更强硬的贸易政策,例如对中国发起贸易战,这也将影响全球经济并进一步打压油价。
根据Kpler的首席石油分析师马特·史密斯(Matt Smith)预测,若要实现特朗普提出的将能源价格减半的承诺,油价需跌至40美元以下。目前美国的零售汽油价格约为每加仑3美元,属于消费者和生产商都能接受的“甜蜜点”。
总结
随着市场对OPEC+减产前景和全球石油需求放缓的担忧加剧,油价在未来一年可能继续承压。外汇和能源市场的投资者需要关注OPEC+的政策变化及美国新政府的能源政策,以把握潜在的市场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