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美元在经历数据疲软之后企稳。市场关注点逐渐从美国经济放缓转向贸易局势的缓和迹象,日元则静待即将召开的日本央行货币政策会议。
今年4月,美元创下两年半以来最大单月跌幅。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不断变动的关税政策扰乱市场预期,导致经济增长前景遭受打击、市场信心动摇。不过,随着特朗普近期宣布暂停部分关税并暗示可能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贸易伙伴达成协议,美元从低位有所反弹。
周四亚市早盘,美元对欧元汇率上涨约0.5%,至1欧元兑1.1328美元。同时,美元对英镑上涨至1.3323美元,对日元升至142.93日元。
特朗普周三在电视采访中表示,美国有望与印度、韩国和日本达成贸易协议,并称与中国达成协议“非常有希望”。不过,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当天表示,目前尚未与中国进行正式谈判。
美国方面最新经济数据显示,由于企业试图在关税生效前抢先进口,第一季度GDP增长跌入负值区域。不过,部分数据显示,私人消费依旧具有韧性。市场普遍关注将于周五公布的4月就业数据,以判断经济是否正面临衰退压力。当前市场预期新增就业人数可能放缓至13万人。
在此之前,日本央行将在东京召开例行会议。尽管外界普遍预计日本央行不会在本次会议中调整利率政策,但投资者将密切关注其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尤其是在日本与美国就贸易问题进行磋商的背景下。
上个月,美元一度跌破140日元,但若日本央行暗示短期内不会加息,美元可能进一步走强。
其他主要货币方面,澳元和纽元走势较为稳定,处于近期区间上半段。澳元小幅上涨0.2%,至0.6413美元,原因是澳洲最新通胀数据略高于预期,削弱了市场对降息的预期。新西兰元则保持在0.5940美元水平附近。
整体来看,美元短期内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包括贸易政策变动、全球经济信号以及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预期。随着关键经济数据陆续公布和政策会议密集召开,外汇市场可能面临更多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