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原油价格在周四亚洲早盘下跌超过1美元,主要原因是最新公布的库存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大幅增加,引发市场对供应过剩的担忧。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5月9日公布的数据,截至上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了350万桶,总库存升至4.418亿桶。而此前路透社调查的市场预期是库存减少110万桶。这一“背离预期”的数据震惊市场,导致投资者情绪急转直下。
与此同时,美国石油协会(API)也在周二公布了类似趋势的数据。其数据显示,美国上周原油库存增加了430万桶,进一步印证了供应上升的现实压力。
受此影响,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6月合约价格下跌1.21美元,跌幅达1.9%,至每桶61.94美元。在前一个交易日,WTI已经小幅下跌0.8%,本次下挫加剧了原油短期回调的走势。
库存意外上升引发了对美国原油市场供需失衡的担忧。尽管需求端尚无明显恶化迹象,但供应端的持续攀升给价格造成压力。部分市场人士担心,如果趋势持续,可能导致油价跌破每桶60美元的关键支撑位。
另一方面,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即OPEC+)虽然持续增加产量,但OPEC在周三发布的月度报告中下调了对2025年非OPEC+产油国(如美国)原油供应增长的预期。这一立场表明,OPEC对未来非成员国产量前景仍保持审慎态度。
然而,从目前市场反应来看,OPEC的这一表态未能完全抵消美国库存增长带来的冲击。投资者更为关注的是短期内市场是否会出现结构性过剩,进而拖累价格进一步下滑。
尽管如此,部分能源市场观察者仍认为,只要地缘政治风险不显著升级、全球需求保持稳定,油价仍有机会在当前区间内寻得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