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六个月前,金价突破每盎司3000美元还被视为不切实际的设想,如今,这一数字却成为市场共识。路透社最新季度贵金属调查显示,2025年全年黄金价格平均值预期首次突破3000美元,达到3065美元,高于上一季度预测的2756美元。
与此同时,2026年的黄金价格预测也被上调至3000美元,反映出市场对长期避险需求和美元体系变动趋势的持续关注。尽管现货金价格在一周前曾触及历史高点3500美元后有所回落,但2025年迄今为止的涨幅仍超过25%,几乎追平了2024年全年的涨幅。
推动黄金上涨的主要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升级,二是“去美元化”趋势加速,包括各国央行减少美元储备、增加黄金配置。市场普遍认为,在美国贸易政策反复、财政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的吸引力依旧强劲。
尽管部分资金已开始审慎对待高位金价,但整体趋势仍支持黄金维持强势。机构普遍预期,在外部风险因素未解除的情况下,黄金价格将继续在高位震荡,甚至可能再次刷新纪录。
相比之下,白银则表现平淡。本季度对2025年白银的平均价格预测为33.10美元,与上季度预测持平。2026年预估值略有上调,从33.45美元升至34.58美元,主要因市场预期未来结构性供需缺口将持续,尤其是汽车与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对白银的需求逐步上升。
尽管银价在2025年也实现了12%的涨幅,但相较黄金仍然逊色,主要原因在于白银在实物与投资市场中受制于工业需求波动和央行买盘缺位。此外,太阳能产业阶段性产能过剩亦压制了白银短期表现。
当前贵金属市场格局呈现出明显的“金强银弱”态势,未来白银是否能够迎头赶上,仍需关注工业需求复苏和投资资金是否重新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