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OPEC+)近日宣布,将在2025年7月将原油日产量再度提升41.1万桶,与5月和6月的增幅持平。这一决定表明OPEC+依然坚持其抢占市场份额的战略,同时也向一些超额生产的成员国,如伊拉克和哈萨克斯坦,发出了明确警告。
过去几年里,为了稳定油价,OPEC+合计削减了超过500万桶/日的原油产量,相当于全球需求的5%。但从2025年4月开始,包括沙特和俄罗斯在内的八个核心国家开始逐步恢复生产。最初的增产幅度较小,但到5月和6月迅速扩大,如今7月再次维持高强度增产。至今,这八国累计宣布的增产量已达到137万桶/日,占计划恢复的220万桶/日的62%。
这一决定引发了市场动荡。在消息公布前一天(周五),美国原油期货下跌,因市场预期供应将进一步增加。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0.34%,至每桶63.93美元;美国WTI原油价格跌至60.73美元,盘中一度下滑超过1美元。
OPEC+在声明中表示,全球经济形势稳定、市场基本面健康,是增产的主要依据。他们指出,目前全球石油库存处于较低水平,而夏季的到来也将带动用油需求上升。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对此表示赞同,称这一时机非常合适。
不过,并非所有成员国都支持这一决定。据消息人士透露,阿尔及利亚提出暂停增产,但未获多数通过。观察人士指出,OPEC+此举背后是重塑市场主导权的考量。“当价格无法带来足够收益时,OPEC+希望通过提高销量来补救。”业内普遍这样分析。
该决定也给美国页岩油企业带来了不小压力。相比于OPEC+国家,美国的开采成本更高,利润空间更窄,因此更容易受到低油价的冲击。分析认为,这场增产竞赛将加剧市场竞争,也将淘汰部分边缘生产者。
此次增产决定发生在油价本就承压的背景下。2025年4月,由于全球需求前景低迷及美国政府宣布新关税,国际油价一度跌破每桶60美元,创下四年来新低。尽管之后略有反弹,但整体仍处于低位。
展望未来,市场对原油需求仍持谨慎乐观态度。据路透社分析师调查,2025年全球日均原油需求预计将增加77.5万桶;国际能源署的预测为74万桶。然而,需求增长的实现仍取决于全球经济复苏的速度与政策面因素。
除了目前的220万桶/日减产正在逐步解除外,OPEC+还有其他减产协议层级,将持续至2026年底。这意味着,如果市场再次失衡,OPEC+仍有调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