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近期态度趋于鹰派,虽然在上周的会议中按兵不动,但行长植田和男的发言透露出可能在5月的会议中加息的信号,尤其是在食品价格持续高企的背景下。这种表态令市场重新评估日本货币政策的紧缩路径。
过去几年,日本央行长期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但当前日本的食品通胀压力持续不退。据数据显示,2月份的核心通胀为3.0%,食品价格同比上涨5.6%,其中大米价格飙升81.4%,创近50年最大涨幅。这些数据让政策制定者不得不重新审视“食品通胀是暂时的”这一观点。
植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食品价格上涨不能再被简单看作供应冲击,它已经开始影响国民的价格预期和情绪。”这句话意味着,日本央行可能比市场预期更早加息,甚至在5月会议上就行动。
尽管全球主要央行(如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因经济放缓而考虑降息,日本央行却可能逆势而行。这是因为日本目前面临的挑战是结构性通胀,而非周期性波动。分析师认为,高企的食品价格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服务行业和广泛商品的价格,如果再加上工资上涨,日本的通胀水平可能会进一步上行。
此外,美国特朗普政府近期推行的高关税政策,令全球市场陷入不确定性,也对日本央行的决策构成挑战。尽管植田承认关税政策存在风险,但他强调,这不会动摇央行的基本判断。
日本央行内部也出现了更加积极的声音。植田透露,有多位理事在会上表示,需要对通胀上行风险保持警惕。他补充说:“如果通胀风险继续加剧,我们将考虑加快退出宽松政策。”
不过,目前日本服务业通胀仍相对温和,仅为1.3%。而长期通胀预期也尚未出现脱离2%目标的迹象。因此,央行仍保持谨慎,并计划进一步评估物价与薪资数据,才决定下一步行动。
多数市场人士认为,日本央行仍可能在7月加息,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如果物价和工资持续走强,5月会议也有可能成为政策转折点。
经济学家Atago表示:“我认为央行还没做最终决定,但植田的语气听起来像是5月会议已经成了一个‘可能动手’的现场。”他还补充说:“央行如果继续忽视食品价格飙升,可能会损害其公信力。”
整体来看,日本央行正面临从超宽松政策过渡到常态化政策的关键阶段。市场应密切关注未来两个月的经济数据,尤其是工资谈判结果与食品价格走势,这将是判断日元和日债市场走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