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进口量大幅下降
根据香港统计处最新数据,2024年10月,中国通过香港的净黄金进口量环比下降4.6%,同比更是锐减43%。这一显著下滑反映出中国国内黄金饰品需求疲软以及经济复苏乏力的现状。
尽管投资级黄金产品(如金条和金币)依然具有一定吸引力,但装饰性黄金饰品的需求明显下降。这种需求减少导致上海黄金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出现分歧。10月的大部分交易日,上海金价低于国际金价,折价幅度多次超过20美元。这为市场交易者创造了套利机会,通过将黄金出口海外赚取差价。
零售业深受冲击
国内黄金饰品需求疲软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珠宝零售商。中国最大的珠宝零售商周大福报告称,其截至9月底的半年收入同比下降20.4%,创下2016年以来同期最大跌幅。同时,公司利润下降44.4%,主要原因是黄金贷款合同在价格波动期间产生的重新估值损失。
为应对这些挑战,周大福宣布计划回购高达20亿港元的股票,以增强对长期业务前景的信心。然而,房地产价格下跌和高失业率引发的消费者信心不足,以及黄金价格上涨,进一步抑制了黄金饰品的购买需求。此外,香港作为奢侈品市场的重要区域,其旅游业复苏缓慢也加剧了困境。
周大福在中国大陆的同店销售额下降25.4%,而香港和澳门的销售额更是下降了30.8%。为优化成本和提升盈利能力,公司关闭了239家门店,主要是特许经营店。
其他零售商面临类似挑战
另一家主要珠宝零售商六福集团也面临重大损失。在截至9月底的六个月内,六福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共关闭了175家门店,主要原因是创纪录的高金价对收入造成了负面影响。
六福的收入同比下降27%,至54.5亿港元,而净利润下降56%,仅为4.17亿港元。这部分归因于金价对冲期间的损失,以及去年同期香港奢侈品市场因与大陆重新开放边境而出现的强劲反弹。
香港、澳门及海外市场的销售额同比下降27%,同店销售额下降35%。其中,黄金和铂金产品销量下滑37%,定价珠宝(如钻石)销量下降30%。中国大陆市场的销售额也下降了27%。
需求下滑的主要原因
导致中国黄金需求下降的主要因素包括:
- 经济压力:国内经济复苏乏力,房地产价格下跌和高失业率削弱了消费者信心,抑制了奢侈品支出,包括黄金饰品的消费。
- 金价高企:黄金价格持续走高,使得黄金饰品的购买吸引力下降。
- 旅游业复苏缓慢:香港的旅游业复苏较慢,直接影响了奢侈品市场的需求。
黄金市场未来展望
中国黄金进口和零售销售的显著下降,表明国内黄金市场面临巨大挑战。尽管投资级黄金产品仍有一定需求,但由于经济和消费者信心问题,整体消费依然承压。零售商正在通过减少成本和优化门店网络等措施来应对,但前景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从国际市场来看,中国与国际黄金价格的分歧反映出这个全球最大黄金消费国的需求动态日益复杂。投资者和交易者需密切关注这些趋势,因为它们可能预示着全球黄金市场的更广泛变化。